去年12月,国家统计局重新调整劳动力失业率计算方法,将劳动力按照16-24岁、25-29岁和30-59岁三个年龄段划分并去掉在校生数据后,恢复发布劳动力失业率月度数据。在此之前,“中年失业”这个话题其实一直没有精准的数据支持。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30-59岁劳动力失业率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分别为3.9%和4.1%。尽管从数据来看,我国中年劳动力失业率在国际上仍处在较低水平,但职业中年危机却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大多数职场人。不仅如此,相比引起诸多关注和社会善意的应届生和年轻人就业率问题,中年失业似乎一直是被揶揄调侃的话题。人到中年,如何面对“失业”,人生下半场又该如何开启?
01 失业的中年人,挤满星巴克
上世纪末日本深陷经济危机,大量专业人士失业,长期找不到工作,很多人选择瞒着家人整日在外游逛,还要制造自己很忙的假象。电影《东京奏鸣曲》的男主人公佐佐木龙平也难逃失业命运。他一边在家里继续扮演说一不二的男主人角色,一边在外领救助餐度日。
这个场景正在成为我们身边人的现实生活。去年一篇《最近的星巴克,挤满了失业的中年人》揭开了这层遮羞布,受疫情和“失业潮”影响失业的中年人,挤满在咖啡馆海投简历,一遍遍打开招聘软件却只有“已读不回”。为了节省开支,一部分人开始自带保温杯在星巴克接免费热水,更有甚者直接搬到了免费的图书馆。
尽管文章里失业后人们还能够在咖啡馆“高谈阔论”,但我们却无法忽视中年失业背后的实际窘况。
45岁的Kevin(化名)去年四月中旬收到了裁员通知,尽管拿到了还不错的经济补偿,但仍然开心不起来。人到中年最怕的就是上有老下有小,还要背负房贷、车贷,刚好他都占了。最开始一个月简历还能收到答复,也有猎头联系他。半年过去后,投递出去的简历基本已经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了。
元旦前,Kevin终于又得到了一次面试机会,这家公司比前东家规模小,但在业内势头正猛,发展前景好。他在面试中全方面展现出了自己十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和技术能力,自认为能够胜任面试的岗位。然而面试官却认为他虽然有技术,却缺少“狼性”,无法胜任初创公司的管理岗位,而又由于他资历深,公司更无法满足的他的技术岗位薪资要求。
其实失业的大半年来Kevin已经把预期薪资降了又降。期间Kevin短暂入职过一家初创公司,他比公司的创始人还要大上几岁,不到一个月就被“劝退”了,理由是他现有的知识体系、反应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无法适应公司的发展。
中年失业,是面对每月高额账单逐渐捉襟见肘,是人才市场不断涌入年轻鲜活富有竞争力的后起之秀,是一个个辗转反侧彻夜无眠的夜晚,是明明正当壮年却仿佛被社会抛弃的无力感,是自己有限的能力和资源与无限的梦想和期待之间巨大落差带来的焦虑感。
02 心态转变,是重新出发的关键
在电影《东京奏鸣曲》中,主人公偶遇同样经历失业的高中同学,对方表面上总是一副满不在乎、不紧不慢的样子,好像对自己失业的境遇一点都不着急,最终却因经受不住心理压力而与妻子一同煤气自杀。可见,无法心态上完成转变,将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心理压力。
相反,若是积极调整心态,就更容易柳暗花明。知名博主Olga在社交平台分享从29岁当上总经理却先后经历两次失业的故事走红网络。她41岁第一次失业的经历不仅吸引了出版社为她出版《像我一样勇敢:被Fire也是一种祝福》的书籍,还让她在42岁再次成为知名品牌总经理。
她在分享中提到自己在失业时第一反应也是很慌张,但自己做得最正确的事就是积极调整心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了失业这件事。这样的好心态让她做对了两件很关键的事,一是诚恳地感谢公司,让自己在那么年轻的时候就有机会成为公司全球唯一一位女性董事总经理,才有了自己八年来的成长;事后,她用很长时间思考“如果没有了名片(title),我还剩下什么”这个问题,并在面试后续工作中诚恳的讨论了自己被Fire后的所思所得,这让她赢得了新的信任和机会。
去年五月,Partner One为客户打造的outplacement服务「NexPhase」,针对裁员计划受影响的员工提供一对一的再就业咨询服务,为被裁员工提供包括情绪支持、就业咨询和指导、市场信息分享和机会推荐等各项专业服务,助力他们顺利过渡到职业的下一个阶段。
我们也会问相似的问题给面临裁员的咨询对象,这些年的职场生涯,你留下了哪些砝码和底牌,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我们发现心态积极的人面临裁员时往往能够更快速厘清自己的处境,比陷入在内耗情绪的人更先一步开始准备向下一个阶段过渡,从而捕捉更多潜在机会。他们能够在1v1再就业咨询服务中将自己过往的优势与经验坦诚地展现在顾问面前,我们的专业顾问因此能够更有针对性提出建议,并帮助他寻找潜在的机会。
03 打开思路,人生下半场也可以是旷野
“数字灵工”,有能力就有机会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发展,利用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工作的“数字灵工”也成为了职场人打破传统层级化结构,跳出职场固有的轨迹,甚至是延长职业寿命的一种新型方式。据统计, 2023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口约占劳动年龄人口总量的29.7%,灵活就业约2.61亿人。
特别是能够实现独立工作、在线协作、远程提供服务或专业知识的职场人,例如软件开发、平面设计、PS、摄影等,以及从事内容创作的营销人员,他们在工作之余借助人脉或平台承接其他的副业,当副业能够反哺主业甚至生活时,就会有一部分人选择辞掉主业,专职通过承接项目。近些年短视频平台爆火,也让更多人了解到数字灵工这样的方式。
数字灵工看似非常美好,也存在着挑战。通过数字方式远程办公,“数字游民”在工作和生活方式都有极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但“随处皆可办公”的模式让他们难以划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工作效率也难以得到保障。一部分人为了摆脱996而选择做数字游民,结果发现自己半夜加班的次数反而变多了。不仅如此,数字灵工对在线平台的过度依赖、收入不稳定、医疗和社会保障不全面等隐患也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新一线城市掘金热,机遇与挑战并存
新一线城市成为人才的理想选择,人才流入新一线城市已经是显而易见的趋势。具备丰富技术经验和项目经验的中年职场人,在还处在快速发展期的强省会城市还有机会“降维打击”。
近年来,随着产业转移和政府投资力度加强,新一线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吸引了各代际人才纷纷流向新一线城市。特别是逐渐步入中年的80后、90后,从一线城市回到家乡省会城市就业定居的现象越来越多,家乡省会城市的快速发展,让他们能更好地安家立业,享受家庭生活。
Partner One观察到,部分经历过大厂裁员的技术型人才发现自己过硬的技术能力和在大厂工作过的丰富经验,在家乡的二三线城市仍然具有优势,在那里年龄不再是限制门槛,这些年积累的能力和经验反而让他们成为了企业争抢的对象。
持续学习,别真的被时代抛下
职业的中年危机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当巴菲特先生被问及成功的关键时,他指着一堆书说:“每天像这样读500页,这就是知识的工作原理。它积累起来,就像复利一样。你们所有人都能做到,但我保证你们中没有多少人会这样做。”
解决职业中年危机也一样,如果人到中年仍然保持持续学习和探索的状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付出,勇于学习,所谓的中年危机也是不存在的。面对日新月异的新业态、新挑战,职场人也要随时充电和学习,并且不断将学习的知识在工作中实践,不断的精进和努力会让你迎来事业与人生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人到中年,其实是一个重新审视自我,重新选择与出发的过程。我们不妨把它当作人生的一次“中场休息”,运动员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往往需要调整心态,复盘得失,总结优势,让自己在下半场比赛中发挥最大的优势来扭转战局。尝试把这件事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去看,中年失业也许正是人生的一次关键转机,一次可以重新开始的机会。在职业后半段,我们仍要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如果你正在经历或者发现职业危机的迹象,欢迎来找Partner One的专业顾问出谋划策。